紫蘇嫩薑
冬吃蘿蔔夏吃薑,
寒暑晨昏定有常;
循規順性守宜忌,
心寧體健壽無疆。
以薑的"屬性"和"宜忌",作了一首七言絕句.
作為薑與人之間的關係寫照.
常言道:冬吃蘿蔔夏吃薑,不勞醫生開處方。
這說明夏日食薑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確有好處。
嫩薑產期約在4~6月之間.
底下是 <紫蘇嫩薑> 的參考做法.
各位朋友趁早上市場買來做做好吃又養生的"紫蘇嫩薑"吧.
材料從右至左︰糯米醋、冰晶糖、鹽、紫蘇、嫩薑芽。
嫩薑不是整支的而是把嫩薑最嫩的前端折下來的那一種(叫嫩薑芽),白白的帶點粉紅色,好像嬰兒胖胖的手指頭一樣,水嫰欲滴,(價錢貴一點,每斤約台幣90~100元)
細看冰晶糖
細看「紫蘇」(紫蘇分“紅紫蘇”和“綠紫蘇”),我們選紅紫蘇,取其紅色紫蘇配白色嫩薑的視覺效果。
嫩薑末端粉紅色鱗葉部分切去。
把嫩薑切成一段一段,每段約1.5公分至2公分左右(以每段可以一小口入嘴,咬起來最舒口)。
只要是粉紅色的部分,不管在最前端或者是在節點上,均須將其切除或剝除。
有些嫩薑因碰傷或買來太久,薑體部分有或大或小的褐色斑點,應一律切除,以保新鮮。
去除關節處的白色嫩葉(不是每片嫩葉都是粉紅色)。
將切好的嫩薑,裝在不鏽鋼盆或是玻璃盆裡(不可裝在塑膠盆器裡),均勻撒上3%~4%的鹽醃(一斤嫩薑600公克,用20~25公克鹽)。
盆子內將鹽均勻撒在嫩薑上。
不鏽鋼鍋子蓋上蓋子後均勻滔搖(會開始有出水的現象,上下左右要搖均),之後靜置約4小時,期間每個小時也可再加以滔搖,使其更均勻。
開始製作醋漬水(比例為︰一斤嫩薑,配一杯240cc水、半杯冰晶糖(或白砂糖)、半杯糯米醋),先將糖倒入水中。
開中大火
等糖溶水開時,將糯米醋倒入鍋中後立即關火。
關火後的醋漬水,需靜置放涼後才可裝瓶。
(等待醋漬水放涼時間時,回過頭處裡鹽漬中的嫩薑。)
4小時後,打開蓋子,將鹽滷倒掉。(照片中看到的水即是所謂“鹽滷”)
以水再掏洗嫩薑三次。
最後裝水蓋過嫩薑,泡水10~20分鐘後將水倒掉。
將嫩薑平均倒在一張鋪平的廚房用紙巾上。
上面再蓋一張廚房用紙巾,並以手輕壓以吸取在嫩薑內的水分。
上下皆以紙巾鋪蓋,盡量瀝乾嫩薑水分。
取乾淨玻璃瓶盛裝嫩薑,並以九分滿為標準。
倒入放涼後的醋漬水。
嫩薑吸水後,體積變大,九分滿的嫩薑,因吸水膨脹已接近滿罐的情形。
想加一點紫蘇的味道,即可將紫蘇切碎,直接加入瓶子中。
紫蘇需洗淨,以廚房用紙巾將紫蘇葉兩面水分擦乾。
將葉柄切除,切碎後使用。
製作完成的"醋漬嫩薑"及加了紫蘇的"紫蘇嫩薑",原則上,放在冰箱內一天使其入味,即可食用,越久越入味,但是最好還是盡早在夏天食用完畢,以符合薑的時節宜忌.
有關薑的一些常識
增進食慾—
炎炎夏日,人們常食慾不振。而生薑中的薑辣素能刺激舌頭上的味覺神經,刺激胃粘膜有的感受器,並通過神經反射促使胃腸道充血,增強胃腸蠕動,促進消化液的分泌,使消化功能增強。從而起到開胃健脾、促進消化、增進食欲的作用。
解毒殺菌—
夏季,人們喜歡食冷飲、涼菜等,易受外界病菌污染,而引起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,生薑所含揮發油有殺菌解毒作用。另外,夏日氣溫高,魚、肉、蛋不易保存,新鮮度低,若在炒菜時放些生薑,即可調味又可解毒。
祛風散寒—
夏天人們喜歡吃冷製品,但貪食過多則易導致脾胃虛寒,出現腹痛、腹瀉等症狀,而生薑有溫中、散寒、止痛的作用。可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。
須注意的忌諱—
1生薑性辛溫,不可一次食入過多,痛腫瘡癤、目赤內熱、便秘或患痔瘡者不宜食用。
2爛薑中含有黃樟素,可使肝細胞變性、壞死,從而誘發肝癌、食道癌等,因而也不宜食用。
食薑時宜︰
—古云︰「早上三片薑,勝過喝蔘湯」
●薑最擅宣發陽明經的陽氣。早晨正是氣血流注陽明胃經之時,此時吃薑,正好生發胃氣,促進消化。而且薑性辛溫,能加快血液流動,有提神的功效。
●怎麼吃法呢?最好是早飯的時候準備一碟子泡薑,就著小米粥吃。泡過的嫩薑口感脆嫩,入口有一絲絲的酸、辣、甜,加上粥的清香,微妙地
調和在一起,簡單,清爽,細細地品來,卻是世間至味。這是最養人的飲食,功效遠遠勝過補藥湯。
—古云︰「早吃薑,補藥湯。午吃薑,癆病戕。晚吃薑,見閻王」
●早上吃薑好處已如前說,不再贅述。
●正午時分,心經的氣血最盛。此時吃薑,對於本身心火旺的人來說無異於是火上澆油。心火會燒得更旺。城門失火,殃及池魚。咱們的肺就是這個池魚。心火過旺,肺就會遭殃了,會引起咳喘痰熱各種症狀。中國人養生,特別講究順應天時。大自然的陽氣在中午到達頂峰。盛極必衰,午後陰氣開始升起,陽氣開始收斂。生薑是生發陽氣的,午後自然不宜再吃了。陰虛火旺體質的人切記。
●為什麼晚上不能吃薑?薑是宣發陽氣的,夜晚人體應該養陰,收斂陽氣,吃薑是適得其反,違背天時。此時吃薑,有幾大害:
第一、使人興奮,無法安睡。
第二、刺激神經,影響心臟功能。
第三、鬱積內火,耗肺陰,傷腎水。
僅僅如此,還不足以說明晚吃薑的危害堪比砒霜之毒。最關鍵的原因是:人們一般都在晚上喝酒,這時如果以薑菜下酒,大害!
薑酒同食,百日爛心。薑酒都是大熱之物,薑借酒力入經絡,酒借薑性入臟腑。
晚上用薑菜下酒,等於吃慢性毒藥。民間流傳的施工案中,就有用薑酒百日爛肺來謀害人命的故事。
其實,薑酒同食,何止傷肺。日積月累,五臟六腑都會受傷。說到底,還是酒害人。與其聞薑生畏,不如戒酒養生。
夏天吃薑好嗎?
立夏,開始每天喝薑茶。有人看了疑惑,夏天到了,怎麼還喝這麼熱性的東西?
其實,夏天正是吃薑最好的季節呢。一年四季中,其他三季你不吃薑都沒關係。
但是到夏天最好要吃一點。
夏天天熱,人體的毛孔都張開了。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座城池,夏天就是城門洞開不設防的時間。
各種外邪都會乘機侵入。有的可能當時發病,有的則潛伏下來,到秋冬再發作。
這時候吃點薑,可以保護你安然度夏,還不給秋冬留下病根。
夏天天熱,細菌病毒大量繁殖,很容易病從口入。薑是天然的抗菌劑。
吃了不潔食物拉肚子、嘔吐,嚼塊生薑就管用。拌涼菜的時候,多放點薑末,消毒殺菌,又開胃,最好。
薑還是解暑的良藥。這話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。想想夏天吃麻辣火鍋的感覺就明白了。
天氣悶熱潮濕的時候,辣辣的吃下去,熱得滿頭汗,還連呼痛快。為什麼呀?因為一出汗,把暑熱都給消掉了。
古代治療中暑暈倒的人,就有一個方法是給他灌點薑汁。
對現代人來說,夏天不僅是防暑的問題,更要防寒。因此夏天吃薑就更加重要了。
這個寒,從兩個方面來。
一是風寒。夜裏開空調睡覺,寒氣侵入毛孔了。早晨要趕快喝點薑茶補救一下。
二是內傷寒。現在有冰箱,夏天好多人大量喝冰凍飲料。可是夏天人體的陽氣都浮在表面,內裏是一座空城?冰凍的東西吃下去,五臟六腑都會受害。常吃點薑,暖暖胃,不讓寒氣積累起來害人,是非常必要的。
秋天吃薑好嗎?
民間有"上床蘿蔔下床姜"一說,說明薑不可多吃。特別是秋天,最好別吃,因為秋天氣候乾燥、燥氣傷肺,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,更容易傷害肺部,加劇人體失水、乾燥。 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"警示":"一年之內,秋不食薑;一日之內,夜不食薑。"看來,秋天不食或少食生薑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,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,這是很有道理的。
去皮不去皮︰
因為喜歡美食,常常讀食譜消遣。但有一點總讓我疑惑。現在的食譜中,凡是用到薑的,打頭必然是千篇一律的三個字:“薑去皮”。從什麼時候開始,薑皮如此不招人待見,必欲剝之而後快?
其實,薑皮絕非可有可無之物。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。去皮吃還是帶皮吃,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的。
怎麼定呢?非常簡單。你只要記住一點就可以了: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對陰陽。
薑肉性熱,所以薑皮性涼。薑肉發汗,所以薑皮止汗。
簡單吧?一旦理解了這個原理,你自然就知道什麼時候去皮吃,什麼時候應該帶皮吃了。
受了風寒,喝薑湯發汗,自然是去皮為好。平時喝生薑紅棗茶驅寒,則不去皮。
一般做菜用薑,那肯定是帶皮吃了,以免偏性。
—冬吃蘿蔔夏吃薑,不勞醫生開藥方—
這是古人經驗的總結,是順應天時的養生之道。夏天妙用薑,的確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呢。
留言列表